新鲜 / 健康 / 便利 / 快速 / 放心
博亚体育下班晚了,没时间买菜;家有老人,腿脚不便,菜市场又比较远;想做顿可口的饭菜,却少买了一样菜……遇到这些烦心事怎么办?楼下有个24小时营业的“共享果蔬店”,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最近,我市的一些小区内,就出现了这样的小店,新颖的销售模式,正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青睐。
三十出头的小任,是锦江花园小区的居民,最近比较忙,经常加班,午饭靠点外卖解决。7月8日中午,在小区的广场,小任发现那里多了5个货柜,上面写着“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”博亚体育。货柜里面摆满白菜、豆角、茄子、西瓜、桃子等果蔬。许多居民透过货柜玻璃窗,向里面瞧。在店铺的上方写着:无人值守,24小时营业。“自动购物,还没时间限制。”小任对此感到很方便。
“鸡蛋每斤2.38元,比菜市场便宜!”小任身旁一位大妈说,“我来试试怎么买。”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大妈拿起手机,扫了一下柜门上的二维码,柜门开启,她拿出一袋鸡蛋,不用称重,合上柜门,手机显示“购买成功”。
“孩子突然想吃饺子,我看里面有茴香苗,还挺新鲜。”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又一位居民购买成功。中午12时许,骑车路过的居民纷纷拿起手机,扫描二维码购买果蔬。货柜里的特价鸡蛋很快售罄。一些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,在工作人员介绍下,办理了购物卡,刷卡购买。
“作为上班族,我平常挺忙的,买菜做饭,成了最头痛的事。”小任说,“这个小区距离大型超市和菜市场都比较远。”他平常没有逛菜市场的习惯,每次到菜市场买菜,都会被忽悠买回一大堆,多余的放坏了,只得扔掉。“为此,妻子总说我浪费。”小任笑着说。
“我可以把这个‘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’当成自家的后厨房了。”小任说,“下楼就到,省去了跑菜市场或超市的时间。而且一次购买的量,正好合适,不再担心浪费。”另外,小任认为,在“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”购物,可以做到全程无接触,随买随走无需排队,也有利于疫情防控。
在我市,这样的“共享果蔬店”,并非只此一家。记者调查了解到,在主城区的广厦苑、明珠广场、东方绿城等多个小区都有类似的“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”。9日,阴雨连绵,记者来到广厦苑小区,看到那里的“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”货品更加齐全。除了应季果蔬,还有油盐酱醋和各种酒品。中午时分,该小区居民陆续前来挑选各自所需。
谈起24小时共享果蔬店,广厦苑小区的居民张女士说,“遇到坏天气,也可以随时来这买,很方便。”张女士还特别提到,“今年春天,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居民出入小区有次数限制,这个‘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’成了我们购物的主要渠道。那时,半天不到,4台货柜就销售一空。物业人员联系店主,每天多次补货,保障我们的蔬菜供应。”
该小区门岗李师傅笑着说:“疫情防控期间,有了这个特别的蔬菜店,物业和居民的矛盾纠纷都减少了。”
随后,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个市民,年轻人普遍反映,“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”极大地缩短了他们购物的时间,特别是给部分上夜班的人提供了便利。
记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“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”,在网页前端显示,全国各地都有相关新闻的报道。“一次投资,长久创收”“无店租费用,无店员费用”等极具吸引性的广告语,在网页上不时闪现。记者随机点选进入一家商户网页,通过咨询其客户经理得知,只要投资几万元不等的费用,即可享受线上、线下全方位加盟服务。
“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居民减少了外出,选择在‘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’购物的人越来越多,其市场潜力巨大。”作为今年新入行的商家赵少华,向记者讲起了他上这个项目的经过。3月初,赵少华就看好该项目,到上海、山东等地调查后,他认为这个行业前景不错,就联系了市内多个小区的物业,寻求合作。令赵少华意想不到的是,锦江花园小区的物业公司马上同意他入驻。
“前段时间,这个行业太热门了,一直订购不到货柜。”赵少华说,他很着急,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。“不过,随着疫情常态化的到来,共享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。”随后,赵少华扳着手指,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:作为菜贩,他过去临街租个店铺,每月租金两千多元,还要雇几个员工卖货,人工费不低。现在,不用付店面租金,没有人工工资,随着居民日益熟悉自动购物方式,相信生意会越来越好。
记者向市内其他小区的共享果蔬店负责人咨询,他们大多表示,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,正准备在更多小区投放设备,方便居民购物的同时实现自身盈利。
然而,也有部分从业人士提醒,投资创业需谨慎,不可盲目跟风。记者了解到,在我市的春光小区,在2018年就引进了“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”,但经营不到一年时间就歇业了。记者联系了该店铺负责人高经理。他告诉记者,歇业原因是投资成本过高造成的。“没有网上宣传的那般美好,店铺租赁费是节省了,但人工费并未减少,蔬菜需要打捆,不雇人怎么行。”
“这个行业盈利差别比较大,影响因素过多。”高经理提醒,店面地理位置、区域、客流量大小、菜新鲜程度、进货菜价高低、菜的损耗程度等都与盈利挂钩。商家入驻小区,首先需要考察小区的周边环境是否存在过多的竞争者。如果小区附近有超市、菜场、早市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,小区居民选购果蔬比较方便,最好是不做考虑。竞争过大,客源不稳定,对于店面后期运营十分不利。
“我担心蔬菜放到里面,时间长了会坏掉。”市民王先生说,“他们的菜从哪里进来的,我们也查不到,还是不放心。”
记者采访过程中,部分市民提出“购买到过期或有问题产品如何维权?”“共享果蔬店归哪个部门管理?”“质量安全谁来把关?”等问题。
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人员介绍,目前商家运营共享果蔬店,受《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规范。一般的操作是食品自动售货商的总部到当地的食药监管理部门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方可经营。但由于共享果蔬店数量众多,分散经营,和门店相比,商品保存在机器中,且有一层玻璃挡住,这些实际情况给政府的监管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。
“共享果蔬店给商家带来利润、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,相关的消费投诉也成了新热点。”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,“作为一种新型行业,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和政策,相信不久的将来,综合借鉴先进地区经验,在共享果蔬店的监管问题上,相关法律制度会逐步完善起来。
“作为消费者也应该主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,敢于对食品安全隐患说不。同时消费者应当保留购买的记录,作为消费者维权的重要依据。”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提醒。
以自助服务为卖点的共享果蔬店,是昙花一现,还是进入了“开枝散叶”发展黄金期?记者咨询了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教授陈敬谊。
“疫情发生以来,国家提出‘无接触购物’新理念,一时之间,作为代表,‘24小时共享果蔬店’成为人们投资创业的热点。”陈敬谊认为,它给群众提供便利,这是有目共睹的。然而,群众更为关心“吃得是否安全”。从以往经验来看,商家和农产品基地联姻,建立“基地+社区”农产品平价直销模式,效果不错。商家采购无公害农产品,让顾客全程可追溯商品来源,再结合线上配送服务,这样一来,相信这个行业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。
“新兴行业离不开监管。”陈敬谊希望,相关部门应尽快明确政策导向,加快制定行业标准,创新监管机制,逐步完善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监管措施,提高监管有效性,呵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